一切要從2015年開始說起,我比很多人幸運的是43歲,流產兩次,遇到兩個很好的女婦產科醫生。第一個引薦我們去做遺傳基因檢查,基因沒有問題,只是我的血液裡某種蛋白過高,血液濃度高所以無法攜帶足夠養分通過胎盤到胎兒。第二個女婦產科醫生的診所在我們家附近,外表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輕的她,已經是三個孫兒女的阿嬤,她對每個求診者充滿熱情,有問必答,不因為候診者多匆匆結束每個看診,活力充沛的她看診到晚上十點是正常,更驚奇的是,回家後居然還有精力為孫兒孫女們做明日的午餐!她說為孩子們做飯是她休息的方式。在這個大家重視準時下班的國度,我們真是遇到稀有動物了!但她並不是只工作而不休息,她以星期五不看診來彌補每天超時工作,每年和其他德國人一樣放兩,三次每次兩到三星期的假期,她休假的期間有從其他診所來的醫生會來代診。有一次她還抱怨依照規定不得不去休假。第一次看診後,她向我們解釋我如果再度懷孕,必需每天打針稀釋血液濃度,而且要避免工作壓力,因為壓力也會讓養分無法通過胎盤到達胎兒;她會開立我無法繼續工作的證明給公司和健保單位。有一句話她說得好——用我的一年換取一個孩子健康的八十年。今天回想起來,這句話點出期待有一個健康孩子的父母的心願,以一換八十,那一年的暫別絕對是值得的。
有得也有失。我懷孕期間雖然不用上班,健保給付全額薪水,但是每天要在肚皮上打針,很怕打針的我備感壓力。一開始,需要好幾次深呼吸,看著肚皮,拿著針筒的手想打又不敢打。雖然我有別人沒有的時間,但拖也沒用,最後還是克服恐懼勇敢地把把針頭扎下去,慢慢推擠出針管裡透明的藥劑,將針頭取出,用沾著消毒液的棉花貼住針孔止血,完成!接下來的一整天我就輕鬆了。直到隔天早上,同樣的過程再來一次,打過幾次後也就越來越容易。看到這裡,你以為這就結束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