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ker Stone 石頭積木的歷史可追溯到著名的德國教育家弗里德里希·弗洛貝爾(Friedrich Fröbel,1782-1852)。Fröbel成長於Thüringen森林區的Oberweissbach,當地自古以生產天然草藥、草根、苦味劑、香皂和藥膏,以透過父子相傳的貿易路線分佈到歐洲各地聞名。這些貿易路線被稱為「背包藥房」(德文Buckelapotheker或英文Rucksack Pharmacists) 。他的父親是路德教派的牧師,出生後十個月他的母親過世,在六個兄弟中弗里德里希是最小的,父親鮮少照顧這些兒子,將他們交給佣人。兩年後父親再婚,但是好景不長,繼母在有了自己的孩子後就忽視弗洛貝爾,進而排斥他。直到十歲時,他搬去和剛失去妻兒的舅舅一起住,在這個家他感受到愛,允許問問題和表達自己的想法,不會因此被批判或處罰。弗洛貝爾不再是獨自一個人,他去上學並認識了與他同年齡的朋友,很多時間是在大自然裡探索和度過,因此培養了對大自然的熱愛。
【學業與人生目標的探索一】
弗洛貝爾當過林業學徒,但因為無法忍受長時間在森林裡的孤獨感,他沒有完成學習。然後他進入大學學習植物學和數學,但自覺自己的教育程度不足以勝任學科的要求。與父親關係緊張的他曾經想過移民美洲或俄國,但是在回家幫助病重的父親處理教會事務的那段期間,父子間有更多的相互了解,最後弗洛貝爾與父親和解。父親過世後,弗洛貝爾做過學校財務,土地調查和農場管理等不同工作,他決定成為一個建築師。為了籌措學費,他在法蘭克福的一所實驗學校給一群孩子授課,因此愛上了教學。在貴族學生家長的資助下,弗洛貝爾到瑞士受教於教育家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門下。
【教育是終身之事,家佔有重要的角色】
Pestalozzi 強調家庭對兒童時期初期的重要性,弗洛貝爾認知到,一個嬰兒,幼兒或兒童的想法,感覺和與他人的關係是教育的核心。他在這裡體會到教育是生命中每個階段的一部分,教育是終身之事,家在一個人的養成過程中佔有重要的角色,而且持續整個人生。
【學業與人生目標的探索二】
喜愛大自然的弗洛貝爾於29歲時離開瑞士到哥廷根(Göttingen)學習語言、物理和化學,之後在柏林大學學習礦物學。他在對抗拿破崙的戰爭中短暫從軍,結交了同樣來自柏林大學研習教育的兩位學生,他們後來加入弗洛貝爾成立的第一所學校一起教學。戰爭結束後,弗洛貝爾到柏林礦物博物館當助手,研究並為礦物結晶體分類。
【回歸教育—世界上第一家幼稚園】
1816年,與弗洛貝爾最親近的哥哥Christoph過世,留下三個孩子和妻子,應該是心中那份對教育的熱誠和對照顧哥哥家人的責任感,他拒絕了斯德哥爾摩一份教授教職的邀請,回到圖林根,在艾爾福特 (Erfurt) 附近的Griesheim成立‘‘德國通識教育機構‘‘ (Allgemeine Deutsche Erziehungsanstalt (German General Education Institute)),推行通識與幼兒教育,隔年搬遷到現今Anker Stone所在地魯多爾斯塔特 (Rudolstadt) 附近的Keihau。1837年,弗洛貝爾在巴特布蘭肯堡 (Bad Blankenburg) 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幼稚 (兒) 園 (德文Kindergarten, 英文Kindergarden),以培養幼兒成為自由思考和有創造力的人為教育的目標,建立一個以歌曲、諺語、活動、智力遊戲以及接觸大自然的教育系統,推動學齡前兒童教育。弗洛貝爾培訓的女性學員,逐漸將幼兒園推廣到歐洲,甚至美國,進而到全世界各個國家。
【從遊戲中探索】
Fröbel用木頭做成立方體、圓柱體和球體的系統性積木玩具,稱為「弗洛貝爾物件遊戲套件」(Fröbelgabe, 英文Froebel Gifts),讓幼兒透過積木認識幾何概念,從遊戲中認識體驗這個世界。這些積木能刺激幼兒的感官、思考、與認知能力,並提升活動力、想像力和創造力。從1837到1850年間,木匠師傅Löhn和村莊裡的工匠與婦人協助製造這些積木。1850年生產轉移到Saxony王國的Erygebirge區域的一座專門為此成立的工廠生產 。
雖然Fröbel的建築積木是用木頭製成,在他早期學習的過程中石頭曾佔有一席之地。在柏林當礦物博物館助手期間,他著迷於礦物的結構。他寫道:「 這證明了我長久以來的預感,在那些看來毫無生命、從岩床敲下來的石頭和岩石碎片裡存在著微生物的變化,產生能量與活動。沉浸在各種不同形狀的礦石世界裡,我突然察覺 — 在各種不同形式下,存在一個定律。…此後,我的石頭和水晶體們就像一面鏡子,從鏡子裡我看到了人類的發展與歷史。地質學與晶體學不只為我開啟了更高層次的知識與洞察力,也為我的探究、推論和一切奮鬥展現一個更崇高的目的。對我而言,大自然和人類似乎為彼此在無數階段的發展相互提供了解釋。」
自1910年起,幼稚 (兒) 園的原址成為弗洛貝爾博物館 (Fröbel Museum) ,而在弗洛貝爾的出生地奧伯偉斯巴赫 (Oberweissbach) 仍保存著弗洛貝爾出生的房子Fröbelhaus,或稱Memorial Museum Friedrich Fröbel。
(二) 從木頭到石頭 – 古斯塔夫(Gustav)和奧托(Otto Lilienthal)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