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關於老虎的故事真不少。
台灣民間傳說「虎姑婆」裡的老虎精變身成了虎姑婆,沒見過老虎的阿香童言童語:「姑婆姑婆,你的毛怎麼這麼長?」「姑婆姑婆,你的牙齒怎麼這麼尖?」虎姑婆:「姑婆年紀老,所以長長毛,所以牙齒尖,你長大以後就知道。」虎姑婆坐椅子壓到尾巴痛得哇哇叫,「姑婆姑婆,你是不是屁股有問題?」虎姑婆:「姑婆的屁股長痔瘡,只能坐水缸。」再問下去,老虎精恐怕就要露出老虎尾巴了!急忙趕著倆小睡覺去,老虎精趁著三更半夜吃掉了阿香的弟弟,吵醒了阿香,藉口說牠在吃花生,也想吃花生的阿香一看虎姑婆丟過來的不是花生,居然是手指頭!聰明的阿香臨危不亂,一句「你現在吃了我,那你明天早上吃什麼?」說服老虎精留下活口。接著阿香假裝要去上廁所,卻爬到樹上躲了起來,暫時逃過一劫。白天在樹下哭泣的阿香受到路人賣貨郎、石磨老人以及綠豆湯阿伯的幫助,用一包針,一個石磨,一包綠豆,加上她的一鍋熱油,讓去而復返的老虎精傷重而死,幸運從虎口逃生。1986年歌手娃娃 (金智娟) 唱了一首「虎姑婆」,這首歌變成了家喻戶曉的童歌,我們再唱給孩子聽。
而在「水滸傳」裡老是衝動打人,非死即傷的武松,則是在景陽崗喝醉了酒,不信山中有虎的警告,偏偏就遇上了老虎。武松肯定身手矯健、力氣過人,幸運地打死了大蟲,也不小心成了為民除害的打虎英雄。
老虎既是有害的猛獸,也是勇猛的象徵,有「百獸之王」的稱號。古代的皇帝以虎符作為軍令,皇帝不可能親自領軍作戰,見令如見人,軍令必從。民間信仰中,虎爺是神明的座騎,是廟宇的守護神,也能保佑小孩平安長大。如果一個女子太兇的話,會被比喻為母老虎。父母對孩子很嚴厲的話,則被形容成「虎爸」或「虎媽」。

在歐洲,老虎的鮮明形象,使牠時常成為童書中的要角,也是孩子們最喜歡的動物之一。在德國出生,二戰時與家人一起逃到英國,後來成為童書作家也是插畫家的Judith Kerr (1923-2019) 寫了「來喝下午茶的老虎」(The Tiger Who came to Tee,德文譯為Der Tiger zum Tee),描述一隻老虎突然來敲小女孩蘇菲亞家的門,站在門外的老虎幾乎與門同高,牠探頭進門:「我很餓,能不能讓我和妳們一起喝下午茶?」女主人很大方,請虎入門做客,但是老虎可一點都不客氣呢,牠不但吃掉所有甜點和喝掉整壺的茶,還將主人當天的晚餐以及所有可以找到的食物吃光,也喝光了水龍頭的水,然後就匆匆告辭了。這隻老虎在作者另一本書「公貓 Mog」再次出現於一個小女孩的夢中,把女孩嚇醒了。




另外,在德國作家Janosch (1931-) 寫的小熊與小老虎的故事中,兩個好朋友不論是一起出發去尋寶—「走,我們一起去尋寶」 (德文 Komm, wir finden einen Schätz),或是一起去尋找夢想中吃不完的香蕉天堂「啊! 多美的巴拿馬!」 (德文 Ach, wie schön ist Panama),純真又有點無俚頭的牠們一路互相扶持,在外面繞了一大圈之後發現,兩個人的家才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


最後,老虎真的有事 (危急)。
英國童書作家約翰.伯寧罕 (John Burningham, 1936-2019) 晚年為野生動物請命,在 「喂!下車! 」(Oi Get off our train) 一書中,母親叫還在玩火車的小男孩馬上去睡覺,睡夢中,小男孩和他的絨毛小狗開著火車上路了,一路上大象、海狗、鶴、老虎、北極熊,都跳上了這列火車要跟他們一起走。問題是,小男孩想起他必須回家了,那牠們怎麼辦呢?



由於老虎棲息地的減少,人獸衝突增加,或對虎皮虎骨等的需求,導致全世界的野生老虎剩下不到3900隻,處於即將滅絕的危機。如果我們不希望虎姑婆成為絕唱,以後在慶祝虎年之時,還要為老虎哀悼的話,我們可以贊助動物保護團體,為落難的老虎保育盡一份心力。
以上分享我和兒子都很喜歡的老虎故事,部分已有中文版。
祝您 虎年吉祥 萬事如意!
有關童書中文出版資訊:
部落格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