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的故事
「療癒之世界高峰」, Healing Mountains, 德文Heilende Berge, 是有機童裝品牌Organic by Feldman 2019秋冬裝以自然為主題的系列之一。我沒有問Mr. Feldman他如何選擇六大高峰作為設計的構想,還以為它們是世界前六大高峰, 一直到發現南美洲最高峰阿空加瓜山 6959 m比卡瓦格博峰的6740 m還高,才試圖去了解為何卡瓦格博峰和岡仁波齊峰在此與世界前四大高峰比鄰而立,成為「療癒之世界高峰」系列,包含長袖包屁衣、連身褲、嬰兒長袍與多功能嬰兒包巾/哺乳圍巾等的圖案設計。
作為藏族人敬畏的聖山 -卡瓦格博峰 6740 m,凡人嘗試登頂是冒犯神的舉動,將招致災難。當地藏族人的文化信仰與外來登山愛好者企圖征服世界高峰的衝突,終於在1991年雪崩意外造成中日探險隊全員17人死亡的山難事件後開始緩解。
同為印度與藏族四大宗教聖山的岡仁波齊峰 6638 m,著名義大利籍極地探險家Reinhold Messner在1980年代曾經取得攀登許可,但出於對聖山的尊重,他放棄攀登。在2001年當西班牙一登山隊企圖攀登的計畫公開後,他公開勸說該登山隊應該選擇其他難度更高的高山,而非去征服在人們靈魂中佔有非常重要意義的聖山。
高峰的故事,個人所知有限,只能點到為止,因為一件衣服上的圖案而開始去認識我們身邊的台灣高山,或是世界高峰,也許你也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台灣最高峰 – 玉山主峰 3952m, 南投信義鄉
1985年成立玉山國家公園, 佔地103,121公頃, 台灣本島最大的國家公園。布農族為玉山地區主要的原住民族群。
亞洲與世界最高峰 – 聖母峰 (珠穆朗瑪峰) 8848 m, 喜馬拉雅山脈, 中國與尼泊爾邊界
1852年由印度政府所進行的調查首度承認為世界最高峰。
1920年代始有攀登探險活動展開, 1924年在登山後失蹤的George Mallory與Andrew Irvine有可能是首先登頂的人, 但無法證實。一直到1953年由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 與Alpine Club所贊助的探險隊成員Edmund Hillary和Tenzing Norgay才算毫無疑問地登頂成功。
世界第二高峰 – 喬戈里峰 (K2) 8611 m, 喀喇崑崙山脈, 巴基斯坦與中國邊界
喬戈里在塔吉克語為「高大雄偉」之意, 1954年包含五位科學家的義大利登山隊首度登頂, 被視為最難攀登的高峰之一。
世界第三高峰 – Kanchenjunga 干城章嘉峰 8586 m, 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尼泊爾和印度的邊界線
在1852年前被認為是世界最高峰, 1955年由英國登山隊的Joe Brown and George Band首度登頂。George Band出生於台灣,他的父母是日本殖民時期的傳教士, 他也是1953年成功攀登聖母峰的英國探險隊最年輕的成員, 當時只有23歲。
世界第四高峰 – Lhtose 洛子峰 8516 m, 喜馬拉雅山脈中國西藏與尼泊爾的邊界
1956年瑞士登山隊的Ernst Reiss和Fritz Luchsinger首度登頂。
Kawa Karpo 卡瓦格博峰 6740 m, 梅里雪山的主峰, 雲南和西藏邊界
卡瓦格博是藏族的聖山之一, 因為它是戰神卡瓦格博的住所, 在藏民的心中,卡瓦格博峰是他們保護神的居住地 , 自古以來受藏民崇拜, 每年有超過兩萬的朝聖者忍受240公里的磨難進行朝聖。藏人認為: 人類一旦登上峰頂,保護神便會離他們而去。缺少了神的佑護,災難將會降臨。從1987年到2000年,來自日本、中國、美國的登山隊多次試圖登上卡瓦格博的峰頂,均告失敗。在1990-91年冬季,京都大學高山俱樂部與一個中國小組嘗試登頂。他們的活動引起了當地藏族社區的強烈抗議。雪崩意外造成該探險隊的所有17名成員死亡,是歷史上最致命的登山事故之一。京都高山俱樂部於1996年返回,再次嘗試仍然失敗。
2001年當地人民代表大會立法禁止任何以文化或宗教為理由的登山活動。
岡仁波齊峰 6638 m, 岡底斯山脈的第二高峰, 位於中國西藏普蘭縣境內
西藏與印度四大教的聖山。相傳藏族本土教派苯教發源於該山;印度教認為該山為濕婆的居所,世界的中心;耆那教認為該山是其祖師瑞斯哈巴那剎得道之處,藏傳佛教認為此山是勝樂金剛的住所,代表著無量幸福,也是蓮花生大師戰勝苯教徒的地方。因此常年在此處轉山的各地信徒不斷。
基於對聖山的尊重, 至今無人登頂過。
南美洲最高峰 – Mount Aconcagua 阿空加瓜山 6959m, 安地斯山脈, 阿根廷
1897年由瑞士登山家Matthias Zurbriggen首度登頂。
北美洲最高峰 – Denali 迪納利山 6190m, 阿拉斯加山脈, 美國
1913年由 Hudson Stuck 與Harry Karstens帶領的登山隊首度登頂。
1917年迪納利山國家公園成立。
非洲最高峰 – Kilimanjaro 吉力馬札羅山 5895 m, 坦尚尼亞
1898年德國地理學家 Hans Meyer與奧地利登山家 Ludwig Purtscheller首度登頂。
1973年吉力馬札羅山國家公園成立。
歐洲最高峰 – Mount Elbrus厄爾布魯士峰 5642 m, Caucasus Mountain 高加索山脈, 俄羅斯
1874年以瑞士籍Peter Knubel擔任領隊的英國探險隊首度登頂。
西歐與歐盟境內最高峰 – Mont Blanc 白朗峰 4807 m, 又稱為「白色少女」(法語:La Dame blanche)或「白色山峰」(義大利語:Il ), 阿爾卑斯山, 法國與義大利邊境
1760年瑞士生物學家, 氣象學家, 物理學家, 也是阿爾卑斯山登山家的Horace-Bénédict de Saussure為了研究高山植物, 出重金懸賞登頂阿爾卑斯山脈最高峰勃朗峰或提供攀登路線的人,但是一直無人問津。直到1786年Jacques Balmat和Dr. Michel-Gabriel Paccard首攀登頂, 次年, 以Balmat為響導, Saussure率領登山隊登頂, 因此, 1786年被視為現代登山運動的誕生之年, Saussure 被視為現代登山運動的創始人, 在Chamonix, 第一屆冬季奧運會的舉辦地有兩人的紀念銅像。
南極洲最高峰 – Vinson Massif 文森山 4892 m, 艾爾斯渥茲山脈, 南極半島
1966一支由美國Alpine Club 和National Science Foundtation贊助的美國探險隊登頂成功。
大洋洲 (Oceania) 最高峰 – Jaya Peak (Mount Carstensz) 4884 m, 蘇迪曼山脈, 新幾內亞島
也是全世界最高的島嶼山脈, 1909年荷蘭探險家Hendrik A. Lorentz已到達雪原, 但是一直到1962年由奧地利探險家/作家 Heinrich Harrer才登上頂峰。
澳洲最高峰 – Mount Kosciuszko 科修斯科山 2228m, 雪山山脈, 澳洲
森林的力量
想像你走在森林裡聞著溼冷的空氣,彷彿重生。
森林有種力量,能補充你的能量,使你感到平靜。
我們已知特定的樹葉和樹根對人體有治療和放鬆的療效。
這些樹從世界各地挑選出來、設計成強而有力的圖案。
它們令人讚嘆的特質將繼續傳遞散播開來。